评价管理
勋章中心
道具中心
基本信息
到访IP统计
管理团队
管理操作
在线会员
会员排行
版块排行
帖子排行
标签排行
中文名称:清明上河图-中国音画-2CD资源类型:APE发行时间:2006年11月23日专辑歌手:宋飞地区:大陆,香港出版:广东音像出版社制作人:郭旭炫 史志有;作曲:史志有音乐总监:王范地录音:李小沛;二胡演奏:宋飞;协奏:亚洲爱乐乐团乐队成员:笛箫/杜聪;琵琶/张强;笙/李光陆;古琴/赵家珍;古筝/张晓红;三弦/张柳萌;竖琴/陶静;双簧管/袁小刚;圆号/贾辉;小号/欧翠峰;长号/赵伟明;合成器/王恒;打击乐/柳启平 朱可欣弦乐队:亚洲爱乐乐团;首席:黄立杰专辑介绍:国乐大家宋飞、民族作曲家史志有、顶级录音师李小沛,大师云集,亚洲爱乐乐团协奏,共同打造国内唱片有史上最昂贵、最具皇家气势的音画巨作。收录中国民乐最昂贵、最具皇家气势的音画巨作,乐坛奇葩,古韵瑰宝,品味二胡乐韵情怀。雍荣华贵,气势辉煌,精华荟萃!以18首色彩不同,风情各异的乐曲,随着《清明上河图》充满韵律美感的画面一一呈现。时空回转,交相辉映,再现北宋盛世的音乐画面,它不仅展现了中华的民族文化,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的地大物博与秀丽景色。《清明上河图》是我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,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,同时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华的博大精深与秀丽景色,是世界文化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。中国民族乐派作曲家史志有先生为弘扬民族文化,展现国粹艺术的魅力,根据历代名人对《清明上河图》的解说,运用音乐解读的方式,将《清明上河图》的画面变为音乐描述,以十八段色彩不同、风情各异的乐曲完成了这一音乐诗篇,使现代音乐艺术与古典文化交相辉映。史志有先生在黄河两岸采集民俗民风长达二十年之久,收集了很多的豫剧、曲剧、越调、四平调、民歌素材。他将这些珍贵的资料融入进《清明上河图》的音乐,以母语为创作基础,表现出传统的语言韵律,可谓集中音乐及语言元素之大成,更表现出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地域色彩及音乐上强调的文化本土特质。国乐大家、胡琴一级演奏家宋飞女士领弓二胡、坠胡、高胡、中胡、板胡、二弦、京胡、低音胡等胡琴族系,其他京城众多一流演奏家辅奏乐器,如琵琶、笙、三弦、古琴、古筝等民族乐器也有令人惊叹的表演,并联袂北京各大乐团首席之“亚洲爱乐”激情演绎。作品由资深的中国民族音乐家王范地先生出任音乐总监,中国唱片界著名策划人刘伟仁先生给予指导,中国首席录音师李小沛先生完成前期录音及后期合成,启用中央电视台480平米录音棚最新顶级器材和模拟录音设备,并特别在日本JVC进行精良的母盘后期制作。庞大的管弦乐队、新颖的乐队编制,铺垫了宽厚音场,与民族乐器水乳交融,缔造完美的视听奇迹。音画《清明上河图》主要由《商队图》、《田园图》、《惊马图》、《汴河图》、《迎客图》、《纤夫图》、《乡情图》、《搏浪图》、《盛世图》、《思乡图》、《远航图》、《看命图》、《寺庙图》、《赏鱼图》、《城关图》、《抬轿图》等18首乐曲构成,《序曲》与《尾声》时空回转,唤醒古都旧事,为遥远的景致平添了新的生命。这组色彩不同、风情各异的乐曲,描述了《清明上河图》中16个主要的局部画面,依序听来,则完整地展现了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全貌。其中,一开场的《纤夫图》乐曲之始是坚实沉重的船工号子营造出纤夫们辛苦劳作的图象。渐渐地,音乐的力量不断增长,纤夫们的勤劳、勇敢在二胡的乐声中抒发着对生活的感悟,到了尾声,乐队的全奏与二胡的连续三连音则让劳动的力量冲破了自然的阻隔。作为最华美乐章的《盛世图》则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番景象:混声合唱引出《清明上河图》的主题动机,弦乐队、铜管、打击乐队以宏大的气势奏响了《盛世图》的前奏,那深情的高胡,激动地讲述着祥和的盛世之歌……大段的华彩乐章后,高胡与乐队再次将情绪调动到最高点,让人回味无穷。在「思乡图」中,二胡的小调式色彩在空气中布满淡淡的乡愁,起伏的弦乐仿佛真的编织起了绵绵不绝的惆怅与情愫,而节奏也同时活跃起来。乐队的全奏更加深了此时的相思,最后的合唱伴着弦乐带来了思绪的悠远。故乡,即使在梦中却还是那样的令人百转于心,肝肠寸断。作品全曲演奏时间大约80分钟。这部音乐巨作是对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,是继《梁祝》、《红色娘子军》、《黄河》之后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最高成就,成为中国现代民族乐派的标志性作品,更是北宋盛世与当今改革发展的千年呼应,奏响了中国现代社会繁荣昌盛的主旋律的盛乐华章。CD101. 序曲02. 商队图 03. 田园图04. 惊马图05. 汴河图06. 迎客图07. 纤夫图08. 乡情图09. 搏浪图CD210. 盛世图11. 思乡图12. 远航图13. 看命图14. 寺庙图15. 赏鱼图16. 城关图17. 抬轿图18. 尾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