斯琴高娃与第一任丈夫生有一子一女,女儿叫孙丹,儿子叫孙铁,孙丹5岁那年,斯琴高娃离婚,女儿跟随母亲生活。这一双儿女,可以说让斯琴高娃操碎了心,本博曾刊发过《斯琴高娃是怎样一个母亲》的文章,介绍了她与儿子孙铁因误解而产生隔阂,母子结怨直至冰释前嫌的经历,其中体现出的无私母爱令人感动,而对女儿孙丹的教育,斯琴高娃最初力主女儿进入演艺圈,无奈女儿并不买帐,两代人为此发生了激烈的观念碰撞,最终,斯琴高娃理解了女儿的选择,认可了女儿的人生规划,斯琴高娃的“投降”换来了母女间的和谐。
1980年,已经离婚的斯琴高娃从内蒙古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,带着女儿来到北京。不久,斯琴高娃主演了《骆驼祥子》、《残雪》、《似水流年》等多部影片,成为中国电影“金鸡”、“百花”奖的双料影星。孙丹从小就显露出文艺天赋,大家都认为她将来会顺理成章地和斯琴高娃一样吃演艺饭,而斯琴高娃也希望女儿能走上艺术之路,并按自己的想法为女儿设计了未来:小时候先让她学习钢琴、舞蹈、音乐,把基本功打扎实,到了一定年龄,就让她上艺术院校,一步步将她培养成演艺明星。
斯琴高娃为女儿买了钢琴,聘请了中国音乐学院的高级钢琴教师来家里教女儿。后来,斯琴高娃又为女儿报了芭蕾舞班。孙丹则因为练习钢琴和舞蹈,比同龄孩子少了很多玩耍时间,渐渐地,一个个的音符让她感到枯燥和乏味,上课时她开始心不在焉,练习也“偷工减料”。当斯琴高娃责问她时,孙丹明确表示不想练琴不愿再跳芭蕾舞,可妈妈仍然坚持观点不予改变。孙丹12岁那年的一天,斯琴高娃晚上9点才回到家,这本是她规定女儿练琴的时间。谁知,走到家门口并没有听到熟悉的琴声,斯琴高娃轻轻地开了门,发现女儿坐在钢琴前,正埋头看小人书。斯琴高娃气不打一处来,她一把夺过孙丹的小人书,扬手给了女儿一巴掌。妈妈的“高压政策”更激发了孙丹的逆反心理,她开始与妈妈作对,除了钢琴和芭蕾舞,她对什么都感兴趣!
1986年,在著名导演凌子风的介绍下,斯琴高娃与瑞士籍知名华人音乐家陈亮声相识并结婚,她和孙丹一起漂洋过海到了瑞士。在瑞士的家里,钢琴、古筝、大提琴、小提琴等乐器应有尽有,斯琴高娃对女儿的要求更多了,她要女儿对每一样乐器都精通,这让孙丹很反感。斯琴高娃“恨铁不成钢”,她不能让女儿这样“堕落”下去。只要在家,她就督促女儿练习乐器演奏。憋着一肚子怨气的孙丹终于在一天晚上爆发了,她故意把曲子弹得乱七八糟,斯琴高娃气得脸色煞白:“你和妈妈作对,妈妈就让你弹一晚上!”孙丹“啪”地一声合上钢琴盖:“我偏不弹了!”母女俩较上了劲。母女俩就这样对峙到晚上11点,直到陈亮声从外面演出回来。陈亮声把斯琴高娃拉到一边,轻声劝她:“孩子这么大了,你得尊重她,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她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”在陈亮声调停下,母女总算和解了。